日本的自民党与公明党合作构成了执政联盟,而自民党在日本政治舞台上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着绝对的领导地位。在大多数时间里,自民党实际上掌控着日本的政治局势。自民党与日本农业协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因此,自民党在政策制定时对农业协会给予了诸多照顾。日本政府在农产品进口方面也施加了严苛的限制,特别是对稻米的进口。尽管日本可以选择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稻米,以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,但由于日本农村协会的抵制,致使本地大米的价格飞涨。在大米价格飙升的情况下,日本并未采取进口大量大米的方式来进行调节,而是依赖于量不多的储备大米,显然这无法解决真实的市场需求问题。
如今的日本与以往相比差别显著,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方面,显然日本的本土大米生产并未具备价格优势。此外,为了维护农业协会的利益,政府进一步人为地抬高了大米的价格。长期以来,日本对大米的进口设限,如今这种状况似乎已接近放弃底线。根据国际媒体的报道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22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,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,日本将开放市场,允许美国大米进入。这一协议中,美国给予日本的关税税率降至15%,以换取日本向美国开放大米和汽车的进口。
原本美国对日本的关税标准是25%,经过第八轮谈判,美国有所让步,然而这种让步的实质在于折中。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表明,如果美国继续对日本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将导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下降约0.9%,这样的冲击是相当显著的。从特朗普的言论来看,日本将负责支付15%的关税,但实际上,最终承担这一关税的将是消费者自身。因此,特朗普的行为显然是在利用这种政策变化来塑造个人政绩,而美国对日本的“虚空造牌”策略层面正在显现成效。
分析人士指出,日本自民党的底线似乎正在动摇,这将对他们的政治生存形成巨大挑战。因为日本农业协会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影响力,控制着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各个环节。如果自民党冲撞了农业协会的利益,势必会引发反对的强烈反弹。尤其是在自民党支持率下滑的当前,向美国让步只会加重石破茂内阁所遭受的压力。实际上,在最近的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,自民党已经经历了惨痛的失败,放弃对稻米进口的限制会让他们雪上加霜。
再看美国对日本给予的15%关税优惠,显然日本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妥协,除了允许美国的大米进口外,还包括轻型轿车和卡车进入国内市场。尽管日本一向被视为汽车制造大国,但如今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已经逐渐减弱,随着美国汽车产品的涌入,这将进一步打击日本的汽车制造业,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阻碍。